HI~歡迎來到數造云打印平臺!
6月11日消息,瑞士納米技術公司Cytosurge宣布升級其FluidFMμ3D打印機,新增的功能允許增材制造實現微制造,并且可以在現有結構上進行3D打印。今日的3D打印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
奧迪3D打印零部件 研發時間將節省一半
據外媒報道,3D打印公司Stratasys于當地時間6月7日宣布,位于德國英戈爾施塔特(Ingolstadt)的奧迪預系列中心(Audi Pre-Series Center)及塑料3D打印中心,將利用世界上唯一一個全彩多材質3D打印機——Stratasys J750來革新設計過程、加速設計驗證。奧迪希望在生產車尾燈燈罩方面,將原型制作周期縮短50%。
在新車投入生產之前,奧迪預系列中心先建立物理模型和原型,以全面評估新設計和新概念。也就是說,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車輛的大部分零部件-從輪罩、門把手到散熱器格柵等,都需要提前分配好,通常是采用建模和銑削等傳統方法創建和復制新設計。但是,塑料3D打印已經成為該中心汽車設計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讓團隊克服傳統設計過程的局限性,并加速設計驗證。
寧夏銀川建成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
近日,在位于西北塞上寧夏的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由該轄區企業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世界首個萬噸級鑄造3D打印成形智能工廠——共享裝備鑄造成形智能工廠宣告建成。
據介紹,共享裝備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于2016年11月開工建設。工廠設計砂芯產能2萬噸/年,主要設備有3DP打印機12臺、桁架機器人系統1套、移動機器人1臺、智能立體庫1套等。共享裝備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建成后,將在多方面實現首創,為鑄造行業綠色智能轉型提供示范。
瑞士Cytosurge實現微納尺寸的金屬3D打印,可在微芯片上打印
瑞士納米技術公司Cytosurge宣布升級其FluidFMμ3D打印機,新增的功能允許增材制造實現微制造,并且可以在現有結構上進行3D打印。
通過電化學工藝,FluidFM技術使用微量移液管通過300納米的孔徑控制含離子液體(硫酸銅溶液)的沉積。然后該溶液通過與電極的化學反應轉化為可沉積在打印床上的硬化材料。
在室溫下工作時,打印機能夠生產1μm3至1000000μm3的高品質金屬物體結構。諸如90度角的懸垂結構等設計可以使用這種工藝進行3D打印,從而在打印復雜的3D物體時不需要結構支撐。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3D打印的新型纖維素材料
纖維素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有機化合物,研究人員一直致力于開發 3D打印 方法,以充分利用其可用性。目前仍有許多問題限制了3D打印纖維素的實際應用,如缺乏可擴展性、高生產成本和與塑料結合使用時會導致污染的衍生物。但最近來自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UTD)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持續的方式,不僅可以用纖維素進行3D打印,還可以3D打印大型物體。
西安交大研制出“3D打印可動人工頸椎”
在近日舉行的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西安交通大學賀西京教授研究團隊完成的“3D打印技術重建脊柱脊髓功能的臨床應用與相關研究”項目獲得陜西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這個項目結合金屬3D打印技術,研制出可動人工頸椎假體,為解決頸椎次全切、減壓融合術后活動度喪失這一難題提供新思路。
突破建筑局限!荷蘭用3D打印技術建造住宅區
據外媒報道,荷蘭南部城市艾恩德霍芬將推出全球首個通過3D打印技術建造的住宅區。負責興建的建筑公司深信,“3D打印房屋”會在未來5年成為主流。
據報道,這個計劃名為“里程碑項目”(Project Milestone),由建筑公司Van Wijnen與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學合作發展。大學研究團隊的領導人薩利特(Theo Salet)去年曾參與打造全球第一座3D打印的水泥橋。
據介紹,預計該項目的第一套房子會在明年竣工,這是一套有三間臥室的平房。薩利特形容3D打印可以改變建筑行業,除了幾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狀外,更可以讓建筑師設計出非常優秀的水泥結構。
來源:of week
編輯:董強
相關推薦
全部評論 0
暫無評論